本月中旬,在北京召開了中國防偽技術協會,在會議上,達成了很多共識,并且分享了很多今年研究出的新成果。這次會議的具體情況,下文會有講解。另外就是講的重點還是要打擊造假。打假還是各個部門的首要目標。
公安部科信局副局長譚曉準、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所長厲劍、中國安防協會理事長王彥吉等出席會議;中國防偽技術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馮淑賢做工作報告,會議由協會秘書長曹開星主持,來自全國各地的50余家副理事長單位、常務理事單位和理事單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據介紹,目前我國制假售假已經形成了社會化生產的現象,并形成了全國銷售網絡。始于2010年11月的全國公安機關'亮劍'行動戰果輝煌:截止今年11月,'亮劍'行動共破獲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4.3萬起,打掉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窩點3.2萬個,涉案總值達241億元人民幣。從整體上對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具有一定程度的遏制作用,推動了打擊假冒偽劣產品違法犯罪工作的進程,加強了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力度,并為今后開展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各項工作提供了范例和方向。
中國防偽技術協會經過16年的成長歷程,現已擁有460余家會員單位,今年被民政部評定為3A等級社團機構,同時也被國家質監總局全國防偽辦授權為對國內外防偽技術評審的兩家機構之一。
近十年來,協會組織召開了7屆國際證卡安全防偽技術高峰論壇;評審了100余項國內外高新防偽技術成果,并頒發了國家評審證書和生產許可證;組織會員和專家完成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和海陽亞沙會的證件、門票,以及教育部中等教育文憑、中國新版護照和港澳通行證等證卡防偽技術的遴選、制作及查驗技術的評估、技術方案的設計和論證,有力保障了各項國際大型活動證卡、票券的安全運行和通關需要。
目前,協會正致力于啟動南京2013年亞青會、2014年青奧會等國際大型賽事活動的證件、門票技術方案設計論證的調研征集活動;同時正在積極組織會員單位和專家緊緊圍繞全國公安機關'亮劍'行動進行策劃、設計打擊假冒犯罪的防范技術方案。 提高防偽技術,加大對公眾的防偽意識的宣講,加大對假貨的打擊力度,營造一個具有良好氛圍的銷售環境。
|